吴郡,中国古郡名,秦汉时为会稽郡治所(今江苏省苏州市)。原题中「图经」二字指中国方志早期的一种编纂形式。图经首次在东汉时出现,南宋时图经便退居于附录地位,向方志过渡。此宋刻本地志相当罕見。北宋哲宗元符二年 (1099年) 苏州祝安上曾为刻版,但遇战事作罢。至南宋高宗(1127-64年在位)绍兴四年 (1134年) 孙佑主管苏州,再次刊行,即此本。后明代画家及藏书家钱罄室 (1508-87年)有翻刻,已不如此本一般佳善。清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黄丕烈(1763–1825年)在跋中敘述他与本书的一段姻缘。说曾请人访得宋刻《吳郡志》於顾听玉家。一日至顾听玉家观书,恰睹此记,纸墨精良,实胜于已得的旧记。於是询问价钱,需白鏹六十金,议未成。后再至,顾听玉称此可与黄氏旧有的南宋诗人范成大 (1126–93年) 所著的《吳郡志》合为双璧,且非黄氏不售。
黄氏珍惜此书不易見,终于出五十金购得。清末,著名书法家及政治家翁同龢 (1830-1904年)又为作跋,说此为海內孤本。此书为北宋朱长文 (1039–98年) 撰。朱长文书学理论家,苏州吴人。因已有一部较早图经,故称此书续记,共三卷。上卷包括目录及十五项当地面貌,其中有封域、城邑、戶口、坊市、物產、风俗、 门名、学校、州宅、南园、 仓务、亭观、海道、牧守及人物。中卷叙述桥梁、祠庙、宮观、寺院、山水。下卷述列治水、往迹、院第、冢墓、碑碣、事志以及杂录。 所包含范围比较早图经多一倍。所有有关苏州的材料几乎全部包括,特值注意的是它以地理为中心,如封域的描绘以及吴国的建立。重点亦置于海道及治水,反映苏州乃地处海边,并拥有无数湖河。当地古迹也一一描述。此书丰富的内容为研究苏州历史提供了丰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