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志记述了临桂县的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人物等历史和现状。
编纂人员:李荣典, 甘广秋
编纂单位:临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0000-1990
出版单位:方志出版社
页码: 913书籍完整性: 完整 ·
凡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阿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客观地记述临桂县的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人物等古今状况,力争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二、记事载人,采用迷、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体。按事物的科学分类为主社会分工为辅的原则,全志设专志32篇,突出临桂持色。专志内按章、节、目、子目的结构层次排列。志首专列概述和大事记,志末缀以附录。全书约150万字。
三、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人物志所记人物,主要是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已故人士、革命烈士、抗日阵亡将士和重要军政人物、解放后受国家级表彰奖励的先进人物、高级科技人员。所载人物以本藉为主,兼收长期在临桂生活工作的非本藉人士
四、坚持不越境而书的原则,所记地域范围主要为今之县境。民国29年(1940年)以前的桂林,1954~1961年的灵川,属本县地城范围,其史实例当追叙,以保持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五、本志记事时间,上限因资料占有状况而异,尽可能向前追溯;下限一般迄于1990年,部分内容根据需要适当后廷。记事重点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纪年方法,清代以前禾用朝代及皇帝年号纪年,另夹注公元纪年;中华民国时期采用民国纪年,一个段落文字中只在首次出现时夹注公元纪年;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及1949年11月22日临桂解放后的记述采用公元纪年。清以前月、日为夏历,民国以后月、日为公历。
六、历代政府、职官、行政区划均按当时称谓著录。地名用史事发生时的称谓,古今地名有异者先书原名再夹注今名。今地名以临桂县地名委员会审定颁行的称谓为准。
七、计量单位及货币,民国以前按当时通用的著录。解放后除耕地面积仍保留“亩”外,其余按法定计量单位著录。1950~1953年2月使用的人民币,已按1953年3月1日后使用的新人民币折算。
八、行文采用记述体、语体文,使用規范的简化字。摘引的文言文均加以校点、。数字除引文、序词、惯用语、清以前历史纪年以及不具统计意义的一位数外,均以阿拉伯数字著录。解放后的各种统计数字,般以统计部门的数字为准。
九、本志资朴主要来源于县内外各级档業馆、图书馆、各种史籍文献以及有关业务部门和知情人提供的材料,经核实后录用,一般不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