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票矿务局志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0 年
490 页
ISBN 7800581233
作者:
《南票矿务局志》编纂委员会著
目录《南票矿务局志》编纂委员会名单《南票矿务局志》编辑委员会名单序言…………………………………………………………………………李玉山凡例南票矿区平面图概述 3
大事记 9
第一篇 煤矿沿革第一章 开采历史 35
第一节 华英公司 35
附:南三票煤矿采掘契约 35
第二节 京奉铁路南票煤局 36
第三节 通裕煤矿公司 36
第四节 大窑沟煤矿有限公司 37
第五节 锦州炭矿株式会社 38
第六节 南票炭矿采炭所 39
第七节 锦西炭矿所 41
第八节 资本家及私人开采 41
第九节 热河地方国营邱皮沟煤矿 41
第二章 开发建设 42
第一节 阜新矿务局南票煤矿开发筹建处 42
附1:筹建处副主任李启瑞给阜新矿务局副局长黄育中同志的一封信 43
附2:中共阜新矿务局党组就李启瑞同志的信致市委并邱新野书记的报告 43
第二节 阜新矿务局南票煤矿开发处 44
第四节 南票矿务局 45
第三节 南票煤矿开发处 45
第二篇 矿区煤田第一章 煤田地貌 51
第一节 地形地貌 51
一、地形 51
二、地貌 51
三、山脉 51
第一节 地层 52
第二章 地层地质 52
三、气候 52
二、植被 52
一、土壤 52
第二节 土壤气候 52
第二节 构造 54
第三节 火成岩 54
第三章 煤层煤质 55
第一节 煤层 55
第二节 煤质 56
第三节 煤种 56
第一节 地面水系 57
第四章 水文地质 57
一、一般含水层 58
二、灰岩含水层 58
第二节 地层含水 58
三、透水点特征 59
第五章 煤田勘测 59
第一节 地质勘探 59
一、机构 61
二、图纸仪器 61
第二节 地质测量 61
三、井下测量 62
四、井口座标 63
五、三角网点 63
六、岩移观测 63
第三节 井田范围 64
第四节 小煤窑 65
第六章 煤田赋存 66
第一节 煤炭储量 66
一、耐火粘土 67
第二节 其它矿藏 67
二、石灰岩 68
三、稀有金属 68
第三篇 基本建设第一章 沿革 71
第一节 基建工作 71
第二节 机构 71
第三节 职工队伍 72
第二章 设计工作 73
第一节 机构 73
第二节 矿井设计 74
第三节 土建设计 75
第四节 机电设计 76
第五节 矿区规划 76
第三章 基建投资 77
第四章 矿井建设 80
第一节 投产矿井 80
一、赵家屯斜井 80
二、邱皮沟立井、斜井 80
四、大窑沟立井 81
三、三家子一、二号斜井 81
五、富隆山斜井 82
六、苇子沟立井 82
七、小凌河斜井 82
第二节 其它矿井 83
第五章 地面建设 83
第一节 铁路 83
一、国有铁路 83
二、矿区专用线 84
第二节 公路 85
第三节 输变电 85
一、线路 85
二、变电所 86
第四节 水源 87
第五节 工厂 87
第六节 房屋 88
第六章 基建管理 90
第一节 管理体制 90
第二节 施工管理 91
一、土法机械 92
第三节 施工技术 92
二、立井井筒壁座施工 94
三、反接井施工 94
四、光爆锚喷 94
五、滑模施工 94
第一节 矿区环境 95
第二节 环保机构 95
第七章 环境保护 95
第三节 生态环境治理 96
第四节 煤矸石污染治理 96
第五节 “三废”治理 96
附:《南票矿务局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98
第四篇 煤炭生产第一章 生产组织 103
第一节 指挥系统 103
一、生产 103
二、调度 103
一、职工来源 104
第二节 采掘队伍 104
三、开拓 104
四、生产技术 104
二、发展变化 105
三、技术力量 106
第二章 生产能力 106
第一节 矿井井型 106
第二节 能力核定 107
一、1963年生产能力核定 107
二、1980年生产能力核定 108
一、立井 109
第三章 开拓掘进 109
第一节 开拓方式 109
二、斜井 110
第二节 巷道布置 112
一、主要根据 112
二、遵循原则 112
三、方法特征 112
四、水采采区巷道布置 113
第三节 水平延深 113
一、采掘接续 114
第四节 生产掘进 114
第五节 掘进机械化 117
二、采掘工作面配置 117
第六节 综合防尘 121
第七节 巷道维修 122
一、人员组成 122
二、维修状况 122
第八节 掘进进尺 124
第一节 开采程序 126
第二节 采煤方法演变 126
第四章 煤炭开采 126
一、回收残煤 129
二、试验推行正规采煤方法 129
三、非正规采煤法回升 130
四、探索水力采煤 131
第三节 水采工艺及特征 132
一、水采工艺 132
二、各矿井水采特征 133
第四节 河下采煤 134
第五节 采区接续 135
一、消防火 136
第六节 消防火、治水 136
二、治水 138
第七节 采煤机械化 140
第八节 原煤产量 140
第五章 调整补套 142
第一节 第一次调整 142
一、赵家屯斜井 142
二、三家子斜井 142
三、邱皮沟立井 142
第二节 第二次调整 143
四、富隆山斜井 143
一、邱皮沟立井 144
二、富隆山斜井 144
三、小凌河斜井 144
附:南票矿务局在贯彻调整方针中的措施摘要(第二次调整) 145
第六章 辅助生产系统 146
第一节 提升运输 146
一、提升 146
二、运输 148
一、瓦斯 149
第二节 通风 149
二、方式、系统、设备 150
第三节 井下排水 152
一、各矿井排水状况 152
二、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 154
第四节 压风 154
一、三家子斜井 154
六、小凌河斜井 155
五、苇子沟立井 155
四、富隆山斜井 155
三、大窑沟立井 155
二、邱皮沟立井 155
第五节 井下供电 156
第六节 防寒 156
第七节 排矸 157
一、排矸场 157
二、排矸技术改造 158
二、生产系统 159
一、加工洗选 159
第一节 简易筛选 159
第七章 洗选加工 159
第二节 煤炭加工 159
三、技术改造 160
第三节 选煤厂 160
一、赵家屯选煤厂 160
二、苇子沟选煤厂 161
第八章 铁路运输 161
第一节 铁路设施 161
一、线路桥涵 161
二、信号通讯 162
第二节 设备维修 163
一、设备 163
二、维修 164
第三节 地面储运 164
一、储煤仓 164
第一节 设备安装 165
第二节 设备改造 165
二、装车能力 165
第九章 机电设备 165
第十章 生产供水 166
第一节 供水状况 166
第二节 水源 167
一、三家子及苇子沟区 167
二、赵家屯及邱皮沟区 168
三、小凌河区 169
四、机修厂及富隆山区 169
第十一章 矿区供电 170
五、黄甲屯区 170
第一节 转供变电 171
第二节 节约用电 171
第十二章 矿区通讯 173
第一节 线路 173
第二节 交换机 175
一、总机 175
二、分机 175
二、基本职责 179
一、经济指标 179
第二节 职责范围 179
第一节 机构 179
第五篇 企业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 179
三、业务范围 180
第三节 计划种类 180
一、长期计划 180
二、年度计划 181
第四节 统计工作 182
一、经济指标 183
第二节 职责范围 183
第一节 机构 183
第二章 劳动工资管理 183
二、业务范围 184
第三节 职工队伍 184
第四节 工资管理 186
一、权限 186
二、分配形式 186
三、工资等级标准 186
四、工资调整改革 187
五、计件工资 194
六、职工转正定级 196
第五节 奖励与津贴 197
一、奖励制度演变 197
二、奖金管理 200
三、津贴管理 200
第六节 定额定员 204
一、定额 204
二、定员 205
二、机构 208
一、体制 208
第一节 体制机构 208
第三章 财务管理 208
第二节 职责范围 209
一、经济责任(指标) 209
二、业务范围 209
第三节 成本 210
一、计划编制 210
二、成本预测 210
三、日常管理 210
第四节 固定资产 212
四、成本分析 212
一、管理责任制 213
二、分类 214
三、折旧 214
四、设备内部租赁 216
第五节 流动资金 216
第六节 专用基金 218
第七节 利润与亏损 218
第八节 财务制度 219
第一节 机构 220
第四章 物资管理 220
第二节 管理范围 221
一、经济指标 221
二、业务范围 221
第三节 管理状况 221
第四节 物供渠道 222
第五节 主要物资 222
一、木材 222
二、钢材 223
四、火药、雷管 224
三、机电设备 224
一、总库 225
第六节 物资储运 225
二、分库 226
三、储木场 226
四、火药库 226
第七节 三类物资生产 226
第五章 质量管理 227
第一节 机构 227
二、职责制度 228
第二节 煤炭质量 228
一、设备 228
三、煤质化验 229
第三节 工程质量 230
第四节 计量管理 231
第六章 销售管理 233
第一节 机构 233
第二节 业务范围 233
三、销售价格 234
二、煤炭品种 234
第三节 产品销售 234
一、销售去向 234
四、销煤数量 235
第七章 机电设备管理 235
第一节 机构 235
二、业务范围 236
第三节 设备管理 236
一、经济指标 236
第二节 管理范围 236
附:南票矿务局1983年机电设备质量管理办法 239
第四节 配件管理 240
第八章 安全管理 243
第一节 机构 243
第二节 工作权限 244
一、指标 244
二、权限 244
第三节 规章制度 245
一、主要项目 246
第四节 技术措施 246
二、技术革新 247
第五节 安全教育 248
第六节 安全活动 249
第七节 矿山救护 250
第八节 重大事故案例 251
第六篇 综合利用第一章 沿革 257
第一节 利用工作 257
第二节 体制机构 258
一、烧沸腾炉 260
二、提取化工产品 260
第二章 效益 260
第一节 途径 260
三、生产建筑材料及其它产品 261
四、差压发电 261
第二节 经济效益 262
第三节 社会效益 262
一、经验与批示 262
二、报刊宣传 263
附1:辽宁省革命委员会通报 263
附1:煤炭部副部长钟子云同志批示 263
附2: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同志批示 263
附2:《人民日报》文章《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南票矿务局大搞煤矸石综合利用》 264
三、对外交流 265
第三章 各厂简介 266
第一节 化工厂 266
第二节 水泥厂 267
第三节 电瓷厂 268
第四节 建材厂 269
第五节 精铸造型材料厂 271
第七节 七○一厂(火药厂) 272
第六节 型煤加工厂 272
第七篇 科学技术第一章 机构队伍 27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75
一、科技处 275
二、科学技术协会 275
三、煤炭学会 276
第二节 科技队伍 277
第三节 政策落实 278
二、计划 281
一、课题 281
第一节 科研管理 281
第二章 科技活动 281
三、成果 282
第二节 科技情报 282
一、情报 282
二、资料 283
三、调研 283
四、出版发行 283
五、摄影录像 283
第四节 学术交流 284
第三节 科技协作 284
第五节 咨询服务 285
第六节 科技论文 286
第三章 技术革新 287
第一节 革新情况 287
第二节 革新项目 288
一、煤炭生产 288
二、辅助生产 288
三、其它生产 290
一、新技术 292
第三节 推广项目 292
三、新材料 293
四、专用设备 293
二、新工艺 293
第四章 科技成果 294
第一节 煤炭生产 294
一、水力采煤 294
二、锚喷支护 294
三、水采大粒度小硐室转排煤水工艺 294
四、使用EMS—55型水采掘进机 294
二、沸腾炉 295
三、造型砂 295
第二节 综合利用 295
一、提取结晶氯化铝和固体聚合铝 295
四、水泥 296
第三节 辅助生产 296
一、水仓清泥机 296
二、自然发火综合治理 296
三、多向翻矸系统 297
第二节 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301
第一节 机构 301
第八篇 党群工作第一章 党的组织 301
第三节 组织工作 303
一、机构 303
二、党员 304
第四节 干部工作 304
一、机构队伍 304
二、管理体制 306
第五节 宣传工作 308
一、机构队伍 308
三、干部培训 308
二、思想政治工作 309
三、党员教育 309
四、普及法律常识教育 310
五、理论教育 310
六、统战工作 310
第六节 纪检工作 311
一、机构 311
二、工作情况 311
一、机构 312
第七节 信访工作 312
二、业务范围 313
三、工作情况 314
第八节 档案工作 314
一、机构 314
二、管理制度 315
三、管理方法 315
第二章 矿区工会 317
第一节 机构 317
第二节 历届职工代表大会 318
第三节 民主管理 320
第四节 工会活动 320
一、劳动竞赛 320
二、建设职工之家 321
三、职工培训 322
四、文体活动 323
第五节 女工工作 324
第六节 会费收缴 326
第二节 历届团员代表大会 327
第一节 机构 327
第三章 共青团 327
第三节 团的工作 329
一、组织建设 329
二、学校工作 329
三、团费收缴 330
第四节 团的活动 331
第一节 武装民兵 333
一、机构 333
第四章 武装保卫 333
二、民兵建设 334
三、武器装备 334
四、民兵活动 335
第二节 矿山保卫 335
一、机构 335
二、综合治理 336
三、案件侦破 337
四、消防工作 338
第二节 教育机构 341
第九篇 文化教育第一章 沿革 341
第一节 教育工作 341
第二章 职工子弟教育 342
第一节 子弟学校沿革 342
第二节 子弟学校建设 344
一、校舍 344
二、教学设施 344
第三节 子弟学校教育 345
一、师资队伍 345
三、其它设施 345
二、学生管理 346
三、教学工作 348
第四节 学前教育 349
第五节 教育经费 350
第三章 成人教育 351
第一节 职工培训 351
第二节 函授教育 352
一、函授站 352
二、教师进修学校 353
第三节 技工学校 354
第四节 党校 355
一、沿革 356
二、教学 356
第四章 新闻事业 358
第一节 报纸 358
一、《南票建设》 358
二、《南票矿工报》 358
第二节 电视 359
第三节 广播 360
第五章 文体活动 361
第一节 文娱活动 361
一、设施 361
二、组织 361
三、内容 361
第二节 体育活动 362
一、设施 362
二、内容 362
第一节 机构 367
第二节 职工就餐 367
第十篇 福利事业第一章 生活福利 367
一、职工食堂 368
二、保健食堂 369
第三节 职工宿舍 370
第四节 家属住宅 371
第五节 浴池、更衣室、休息室 373
一、浴池、更衣室 373
二、休息室 374
第六节 托儿所 375
第七节 劳动保护 376
第八节 煤、气、水、电 377
一、供煤 377
二、供气 377
三、供水 378
四、供电 379
第九节 职工通勤 380
第十节 农副业生产 381
一、农场 381
二、林场 382
第二章 医疗卫生 383
第一节 机构 385
第二节 职工队伍 386
一、队伍状况 386
二、人员培训 386
第三节 医疗工作 389
一、设备 389
二、医疗技术 390
三、学术论文 394
第四节 护理工作 395
二、技术 396
一、管理 396
第五节 预防保健 397
一、防疫 397
二、防痨 399
三、爱国卫生运动 399
四、妇幼保健 400
第六节 职业病防治 401
一、机构 401
二、矽肺病普查 401
三、治疗及预防 402
第八节 计划生育 403
第七节 医药卫生基金 403
第三章 离退休人员管理 405
第一节 离退休干部 405
一、机构 405
二、活动 406
第二节 退休工人 407
一、沿革 411
二、集体企业总公司 411
第一节 机构 411
第十一篇 集体企业第一章 机构队伍 411
第二节 职工队伍 412
一、构成 412
二、培训 415
三、待业青年安置 415
第二章 生产网点 416
第一节 煤炭生产 416
一、青年煤矿 416
二、煤矸石加工厂 417
第二节 建筑材料生产 418
一、水泥厂 418
二、白灰厂 418
三、采石厂 418
三、B石厂 418
第三节 土建施工 419
二、设备安装 420
第五节 商饮服务 420
一、产品加工与设备维修 420
第四节 机电加工 420
一、商店 421
一、饭店 421
三、冰果厂、饮料厂 421
四、被服加工厂 422
五、其它厂点 422
第三章 企业经营 422
第一节 产品种类 422
第二节 经济效益 423
一、产值 423
二、利税 424
第十二篇 基层简介第一章 矿井 427
第一节 赵家屯煤矿 427
第二节 三家子煤矿 428
第三节 邱皮沟煤矿 432
第四节 大窑沟煤矿 435
第五节 富隆山煤矿 438
第六节 小凌河煤矿 440
第七节 苇子沟煤矿 442
第一节 洗煤运销处 445
第二章 辅助单位 445
第二节 机电修配安装公司 447
第三节 土建联营公司 449
第四节 职工医院 451
第五节 汽车运输队 452
第十三篇 人物第一章 人物简介 457
第一节 领导人物 457
第二节 人大、政协代表 464
一、市以上人大代表 464
第三节 高级知识分子 466
二、市以上政协代表 466
第四节 劳动模范 467
第二章 人物名录 468
第一节 县区人大、政协代表 468
第二节 先进人物 468
一、市以上先进个人 468
一、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469
三、港、澳、台眷属 469
二、归侨、侨眷 469
第三节 其他人物 469
二、矿务局劳动模范 469
第三章 先进集体 470
第一节 省、部命名表彰集体 470
第二节 市命名表彰集体 471
第十四篇 附录附一南票矿务局历任局级领导人 475
附二南票矿务局机关各部门历任领导人 477
附三南票矿务局各矿(厂)历任领导人 482
附四为《南票矿务局志》提供资料、审修及有关人员 487
后记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