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简介
内乡民俗志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 年
399 页
ISBN 7534808669
作者:
孙国文主编
编纂说明…………………………………………………刘永立序言(一)………………………………………………史怀璧序言(二)………………………………………………安身健凡例 1
引子 1
第一章 生产习俗 1
第一节 农事 1
一、作物 1
二、整地 2
三、播种 5
四、施肥 7
五、管理 9
六、收藏 13
七、粮食加工 17
第二节 林业 21
一、植树 22
二、护林 23
三、林产品加工 24
四、果品花卉 26
第三节 饲养 28
一、家畜 29
四、养蚕 31
三、养蜂 31
二、家禽 31
第四节 纺织 32
一、丝织 32
二、棉织 33
第五节 工匠 35
一、铁匠 35
二、木匠 37
三、泥匠 37
四、窑匠 37
五、石匠 38
六、编织匠 39
七、染匠 40
八、漆匠 40
九、小炉匠 41
第六节 搬运 42
一、搬运工具 42
二、搬运组合 44
第七节 狩猎 45
一、围场赶仗 46
三、逮鱼叉鳖 47
第八节 采集 47
二、出坡 47
一、打金钗 48
二、捏枣皮 48
三、挖天麻 49
第二章 生活习俗 50
第一节 饮食 50
一、饮食设备 50
二、饮食惯例 51
三、饮食种类 52
四、节日饮食 53
五、待客饮食 54
六、集镇饮食 55
七、老、幼、病、产妇的饮食 56
八、吃饭场儿 57
九、饮食风尚 58
十、风味小吃 58
第二节 服饰、发型 60
一、服饰演变 61
二、四季服饰 64
三、婚丧服饰 65
五、发型沿革 67
四、公服 67
六、洗涤、保管 68
第三节 居住 69
一、房屋结构种类 69
二、宅院组合 74
三、居住沿习 76
四、室内设置 76
五、照明、取暖 76
六、房宅信仰 78
一、道路 79
第四节 行旅 79
七、起居习惯 79
二、桥涵 80
三、水路交通 81
四、行旅习惯 82
五、信息传递 83
第五节 保健 83
一、讲究卫生 83
二、土单验方 84
三、注意锻炼 91
一、憨厚耿直 92
第三章 乡里社会 92
第一节 民性 92
二、谦让俭朴 93
三、耕读为本 93
第二节 村落 93
一、村民考源 94
二、村址选择 96
三、村落建置 97
四、村庄命名 97
五、乡规民约 98
二、家庭演化 99
第三节 家族 99
一、宗祖辈分 99
三、家庭成员关系 100
四、家世传承 101
五、族规 103
六、族谱 104
七、望族 107
八、认族归宗 110
九、亲戚来往 110
二、互助互帮 112
第四节 邻里交往 112
一、邻里和睦 112
三、结交信约 113
第五节 会社 113
一、唐匠班 113
二、鼓乐班 114
三、随会 114
四、火星社 115
五、清明社 115
六、互助会 115
一、赈灾济贫 116
七、打劳、医助 116
第六节 邻里互助 116
二、敬老、助残 117
三、修桥补路 118
四、办学助教 119
第七节 姓氏 121
一、姓氏选择 121
二、姓氏汇编 122
三、大姓、辈序 126
第八节 乡情 129
一、内乡县居住台湾、香港同胞原籍表 131
二、海外侨胞一览表 138
第四章 人生礼仪 139
第一节 通礼 139
一、迎送礼语 139
二、行为规范俗礼 140
三、礼尚往来 140
第二节 称谓 141
四、忌讳 141
一、家族内 142
二、亲属间 143
三、邻里间 145
四、绰号 146
第三节 诞生 148
一、妊娠期 148
二、分娩 149
第四节 孩提时期 150
一、洗三 150
三、报喜 151
二、起名 151
四、满月 152
五、带灾 152
六、百天 153
七、抓周 153
第五节 成年 154
第六节 婚嫁 155
一、婚姻形式 155
二、婚龄 158
三、婚礼程序 159
第七节 庆寿 167
第八节 丧葬 169
一、丧葬仪礼 169
二、殡葬程序 179
三、慎终追远 184
第五章 贸易习俗 187
第一节 集市 187
第二节 市商 193
一、坐商 194
二、行商 196
三、摊贩 197
四、乡商 199
五、典当寄卖 200
六、经纪人 200
第三节 商号、商会、商团 202
一、商号 202
二、商会 203
三、商团 204
第四节 市场谚语 204
第五节 集市商号趣闻 205
第六节 庙会 206
一、县城白衣娘娘庙会 207
二、马山口火神会 208
三、赵店西岳庙会 208
四、赤眉金花庙会 209
五、王店雷庙太尉爷会 209
六、西庙岗黑虎爷会 210
七、县城寺山庙土地爷会 211
第七节 物资交流会 216
第六章 民间信仰 222
第一节 自然崇拜 222
一、天地崇拜 222
二、气象崇拜 224
三、动物崇拜 225
四、植物崇拜 226
第二节 灵魂崇拜 226
一、祖灵崇拜 227
二、鬼魂崇拜 227
第三节 人物偶像崇拜 228
一、崇拜行业神 228
二、崇拜家神 230
第四节 赌咒占卜 231
一、佛教 234
第五节 宗教信仰 234
二、道教 235
三、伊期兰教 235
四、天主教 236
五、基督教 237
第七章 岁时节日 238
第一节 二十四节 238
第二节 传统节日 241
第三节 纪念节日 247
第四节 宗教节日 250
第五节 区域节日 253
第八章 方言 255
第一节 语音 258
一、声韵调 258
二、音变 258
三、变调 260
四、儿化 261
五、地名 262
六、音节 263
一、词法 270
第二节 语法 270
二、句法 276
第三节 词汇 277
一、时空 277
二、称谓 278
三、事物 279
四、人事 280
五、品性 282
六、情态 283
七、交往 284
八、动作 285
第四节 熟语 286
第五节 标音 295
一、谚语 295
二、歇后语 296
三、谜语 296
四、儿歌 297
五、故事 299
第九章 民间文学 301
第一节 民间故事 301
一、菊潭 301
二、内乡憨 302
三、谷种 304
四、送客 305
五、抓字 306
六、离娘礼 308
第二节 地名传说 309
第三节 人物传说 312
第四节 笑话 317
一、老揣子 317
二、刮地皮 317
四、圣人蛋 318
三、青菜屎 318
六、看棋不语 319
五、三句话不离本行 319
七、认得“一” 320
八、捡瓜子 320
九、救命恩人 320
十、会说话 320
第五节 传闻 321
一、巧除奸僧 321
十二、找胡子 321
十一、还有一个天 321
二、郑姓控虎 322
三、“仁义”饭店 323
四、杨晋闹堂 324
五、杨缙巧对 324
六、县令求贤 325
第六节 谣谚 325
一、歌谣 325
二、谚语 333
三、歇后语 344
四、谜语 346
五、绕口令 347
第十章 民间游艺 349
第一节 戏剧 349
一、剧种及沿革 349
二、舞台角色 351
三、戏班规矩及习俗 351
第二节 曲艺 354
一、大调曲子 354
二、鼓词 356
一、狮子舞 359
第三节 舞蹈 359
二、撑旱船 360
三、蹬高跷 361
四、跨竹马 362
五、钓杆舞 363
六、抬装、挠装 363
七、呓怔官 364
八、其他 365
第四节 灯火 365
一、打梨花 365
三、火马 366
二、放老杆 366
四、火伞 367
五、放路灯 367
六、放河灯 367
第五节 游戏 368
一、赶子儿 368
二、打翘 369
三、撂清官 370
四、踢毽子 371
一、占方 372
第六节 棋艺 372
二、狼背猪 373
三、三六九 373
四、行轱辘 374
第七节 杂耍 375
一、斗鹌鹑 375
二、斗羊 376
三、斗蟋蟀 377
四、耍猴 377
五、放风筝 377
一、清代县衙 380
附录 380
第一节 名胜 380
二、菊潭公园 381
三、元代孔庙 382
四、烈士陵园 382
五、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383
第二节 碑文 384
一、三院禁约碑文 384
二、菊潭记碑文 387
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文 387
四、解放宛西殉国烈士纪念碑文 389
五、内乡殉国烈士光荣纪念碑序 390
六、内乡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序 393
第三节 趣闻 396
一、楸树倒影 396
二、雉鸡群聚 396
三、鱼洞 397
四、空降石头 397
五、长眠人 398
六、灌涨癞哈蟆 398
· 本内乡民俗志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在您联系我们之前请务必阅读理解的内容:《网站服务声明》在您联系我们之时即表明您已悉知声明。
· 服务流程:微信或qq转账红包,支付宝支付相关款项,然后我们通过微信、qq或邮箱发送文件。
· 联系客服微信/QQ:825821819(请注明来意) 邮箱a@xianzhi8.com
☛ 回到首页检索其他
·如果站内没找到您需要的地方志或资料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寻
扫一扫添加微信或QQ